这个“港口”不太冷——吴中实小科创组走进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
3月27日,吴中实验小学科创组成员齐聚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展开了一场奇妙的生命科学探索之旅。
冷泉港实验室(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)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、“分子生物学摇篮”,名列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研究学院榜首,诞生过8位诺贝尔奖得主。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,2015年落户苏州工业园区,为目前亚太同类机构中规模最大、国内首家专注于基因科学教育及知识分享的机构。
科创组成员在杜诚主任的带领下,走进“细胞体”的建筑内部。映入眼帘的每一处都以细胞结构为理念建造。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的筹办和建立得到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——诺奖得主詹姆斯.沃森博士的大力支持,因此报告厅命名为“沃森讲演厅”。
GPCR展厅里柱子上的图案展示的是一种叫GPCR的蛋白,它是一种受体,广泛参与感知、生殖、发育、生长等多种生命活动以及内分泌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。选择GPCR蛋白作装饰因为与冷泉港亚洲有渊源,斯坦福大学的Brian Kobilka教授在2011年冷泉港亚洲的会议上报告GPCR结构的研究成果,次年即因此研究结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。
科创组成员在学习中心参与了观察手指、寻找“美人尖”,观察自己独特的人体性状的“独一无二的你”小游戏。最后学习中心的刘知远博士介绍了小麦胚芽粉 DNA粗提取实验。组员们亲自动手实验初次尝试提取并收获了实验战利品小麦胚芽 DNA。
当回到细胞探秘的起点,墙上T、A、C、G开头的四个字母,既告诉我们了生命的密码,也代表着科学探究的精神C:curiosity保持好奇; A:adventure勇于探索;T:teamwork团队协作;G:growth与时俱进。
沉浸基因科学的海洋,追溯生命密码真面目,这个“港口”不太冷!这场培训不一YOUNG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