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学定教,打造高效的综合实践课堂 ——综合组专题讲座
现代教学论认为,所谓教学,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。课堂教学的过程,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、获取知识的过程,并形成能力,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、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。小学综合实践课如何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学、有效地学,不仅学会知识技能,同时学会了学习,培养能力,提高综合素养呢?
5月21日上午, 综合组三位老师分别作了三堂生动有效的讲座。
“高效课堂”首先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,如磁石一般吸引同学的注意力。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,成功高效的课堂必然是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的课堂。史秋英老师在《创新展示方法 培养学生折纸兴趣》的讲座中认为劳技作品具有造型美观,形式多样等独特的特点,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创新的多样化展示,让学生具有成就感,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。
“高效课堂”也是多元的,古人云:治大国如烹小鲜。厨师的高明,就在于善于烹制一道道色彩纷呈飞色香味俱全、变化多端的菜肴,让食客们大快朵颐。高效的课堂,就应当根据学生、教材、时令、形势、教学内容的不同,以高明厨师的境界,设计出一堂堂模式不同、风格各异、精彩纷呈的课型,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充分展现自我、张扬各自的个性。李莉老师的《运用深度学习策略 促进科学思维发展》的讲座中提到: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,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,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,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任务,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,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,从而提升她们的科学素养。
“高效课堂”还是互动的,学为所用,能勾连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。正如严青老师《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方式的变革与转化》中所说: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典型的经验学习课程,它在激发学生检索经验、修正经验、检验经验、应用经验的思维过程中建构。
短短一个小时的讲座,让大家真正明白了“高效课堂”注重的是学生的“学”,以学定教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己有知识结构、思维特点、情感指数,即充分“备学生”的基础上,紧紧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现状,适时调控课堂,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、组织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,达到共识、共享、共进,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