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星”守护】聪聪慧慧温馨提示:预防十一月传染性疾病
11月是秋冬交替的月份,天气越来越冷,容易发生流感、手足口病等各种传染性疾病。因此,11月加强传染病的防治,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流行性感冒
什么是流感?
流感:一般表现为发病急,有发热、乏力、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,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。
如何传播?
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通过飞沫传播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。
如何预防?
一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
1.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病重要及有效的措施,注意勤洗手及正确的洗手。
2.咳嗽、打喷嚏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,尽量避免接触眼睛、鼻或口。
二、加强个人防护
1.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,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。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。
2.关注天气预报,注意气候变化,随时增减衣服,避免淋雨、受凉。
3.加强体育锻炼,可增强血液循环,提高免疫力。
4.注意室内通风。
诺如病毒
什么是诺如病毒?
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,主要累及人体的肠道而导致急性胃肠炎症状。传染性极强,易在幼儿园、小学及家庭中引起集体暴发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以及发热、畏寒、乏力等症状,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坏死性结肠炎。
如何传播?
诺如病毒不仅会通过食物污染传播。还可以通过生活接触传播,即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。
如何预防?
1.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。室外返回、饭前便后等情况下按照七步洗手法,用流动水洗手。
2.注意饮水及食物卫生。不喝生水,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,正确烹饪食物,做好餐具消毒。
3.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。患病后尽量不要和家人近距离接触,病人呕吐物、粪便应消毒处理。
4.出现腹泻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,要及时就医,预防重症发生。
手足口病
什么是手足口病?
手足口病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致病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A16型 ( Cox A16)和肠道病毒71型( EV71)。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/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
如何传播?
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-口、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。
如何预防?
1.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。
2.出现了手足口症状,应立即停课,避免接触他人,及时就医。
3.对患儿用过的食具、衣物应及时进行煮沸消毒,不便进行煮沸消毒的玩具、书籍等可通过日光照晒消毒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